加拿大留学爆冷?学签暴跌70%背后,这些机会正在浮出水面!

htica 加拿大留学

据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官方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1月至6月仅签发了36,417份学习许可证,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125,034下降了70%

01 学签暴跌70%的真相

2024年初,加拿大政府给国际学生签证设了“总量上限”,到2025年上半年,这个政策的影响彻底显现:

发放量降了近70%:加拿大移民部(IRCC)确认,2024年1-6月还发了12.5万份学签,2025年同期就只剩3.6万份,半年少发了快9万份。

申请量连降3年:大家申请的意愿也在变低。2023年上半年有57.5万人申请,2024年降到39.8万,2025年上半年又跌到30.2万,一年比一年少。

2025年,加拿大拒掉了62%的学签申请,也就是说,近2/3的申请者会被拒绝。这个比例有多高?比2024年的52%高,更远超前几年40%的平均水平,是IRCC纪录里十年最高的一次。

其中,印度学生最惨 ——80%的申请都被拒了。虽然其他国家的拒签数据还没公布,但教育媒体Pie News 说,亚洲、非洲这些地区大概率也会受影响。

02 工签同步缩水

工签数据同样严峻:2025年上半年新工签发放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51%,减少超12.5万张。这意味着,留学生毕业后通过工签积累移民资格的路径被压缩。

但政策并非“一刀切”,根据IRCC透露,未来或将针对医疗、计算机、新能源等“高需求专业”推出优先通道,审批时间从2-3个月压缩至2周,毕业工签也可能从3年延长至4-5年。政策收紧下,“精准选择专业”成为破局关键

移民部将 119 个专业纳入工签资格清单的同时,剔除了 178 个原本合格的领域,不少学生对移民前景感到迷茫,转向其他留学目的地,导致加拿大在搜索引擎数据中,国际学生关注度下降幅度超过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

03 加拿大留学的“硬核优势”未变

尽管政策环境变化,加拿大留学的核心优势依然稳固:

教育资源优质:多所世界百强名校,产学研紧密结合,提供丰富科研与实践机会;

社会包容宜居:多元文化融合,社会治安良好,留学生易融入;

路径灵活多样

直录/双录取并行,语言未达标仍可借“语言+本科”项目衔接名校;

学院(College)学费亲民(约15万人民币/年),就业导向明确,毕业可获最长三年工签,是就业与移民的高效路径;

学分转换机制畅通,学院毕业生可继续升读大学本科;

政策弹性:高校已推出“学费分期缴纳”“应急奖学金”等措施应对政策收紧,留学成本与灵活性仍具竞争力。

04 破局策略:危机中的“机会点”

不过加拿大新学签数量大幅下滑,看似留学 “遇冷”,但深入分析便会发现,这反而为中国留学生创造了独特机遇。

从竞争环境来看:

学签数量减少意味着未来同期国际毕业生数量大幅下降,就业与移民赛道的竞争密度被稀释。而加拿大对中国留学生的学术实力、语言能力和职业规划向来高度认可,中国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本土化适应能力,在各省 PNP 项目、EE 快速通道中的优势会进一步放大。

移民政策上:

加拿大虽缩减临时居民数量,但 2025 年仍计划引进 395,000 名永久居民,且自由党连任后更聚焦高质量移民人才。部分省份如安大略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已将中国留学生的学历认证、工作经验纳入移民加分项,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更友好的政策环境。

面对加拿大政策收紧,留学生需主动调整策略:

优先选择公立院校!!!

公立院校教育质量稳定、政府支持力度大,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学签名额,申请成功率更高;其学历认可度也普遍较高,无论毕业后回国发展,还是在加拿大本地就业、移民,都更具优势,像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等知名公立院校,在全球高校排名中表现优异,备受认可。

加拿大新学签政策的紧缩,对中国留学生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无需因短期配额收缩焦虑,理性看待政策逻辑,客观评估自身竞争力,结合学历背景、专业方向和发展需求做好规划,就能在这场 “留学冷静期” 中,抓住属于自己的黄金机会,顺利开启加拿大留学与移民之路!

加拿大总理暗示,未来学签、工签数量可能继续下降,但政策收紧本质是“筛选”而非“拒绝”

对留学生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通过精准选择专业、灵活利用政策弹性、善用高校资源,反而能在“优进”路径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