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SD课程为何能成为世界名校录取“黄金跳板”?
从表面看,加拿大的高中和中国高中似乎有共通之处,但两者在升学体系上存在明显差异。加拿大并没有采用类似中国 “小升初”“中考” 这样的分流机制,也不会将高考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导向,因此当地学生的升学压力相对要小一些。
与中国学生普遍以考入大学为求学终点不同,加拿大的高中毕业生在出路选择上更为多元,并非都将升入大学作为唯一目标,不少学生在毕业后会直接进入职场就业。
下面从“学习制度”、“修读学分”、“升学考试”、“毕业和义工关系”四方面解析中加高中体系教育差异。
01 学习制度
和中国高中侧重应试的 “填鸭式” 教育模式不同,加拿大高中推行差异化教学,采用基于学分制的选课模式。以安大略省的 OSSD 课程为例,学生只要修满该省教育局规定的学分,即可顺利毕业。对于部分阶段就读过普通高中的学生,其在普高阶段的学习成绩可转换为加拿大的高中学分,学分达标后同样能获得毕业资格,可见OSSD 学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作为联邦制国家,加拿大的教育自主权由各省自行行使,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属的教育制度,因此其十个省份和三个地区的高中教育体系存在一些细微差异。在加拿大的各类高中教育体制中,以安大略省为代表的 12 年义务教育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02 修读学分
在 OSSD 课程体系中,每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就能获得一个相应的学分。每学年伊始,学校会为每位学生发放课程大纲与考试指南,让大家提前了解课程的整体安排和考核要求。
学生的最终成绩并非仅由单一考试决定,而是综合了平时的各项表现,包括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演讲报告的呈现效果、课堂参与的积极程度、小测验的成绩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一般来说,学校对学生的考察主要围绕四个维度展开:一是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是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提问的能力;三是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若想获得安大略省的高中毕业文凭(即 OSSD),学生需累计修满 30 个学分,这其中包含 18 个必修学分与 12 个选修学分。
18 个必修学分对应的课程涵盖多个领域:语言类(英语或法语)、数学、科学、加拿大历史与地理、艺术、体育、外语、职业教育以及公民课。而 12 个选修学分则由学生根据自身未来的发展规划,从学校提供的多样化课程中自主选择。
03 升学考试
加拿大安大略省并没有统一的高考制度,学生的学分成绩由两部分构成:70% 来自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各类报告及小测验等;30% 则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
在安省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具备申请加拿大大学的资格。当地大学采用申请制,录取时主要参考学生高中 11 年级和 12 年级的课程成绩。此外,学生在毕业前还需参加安大略省统一组织的省级标准测试(即 OSSLT),这也是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环节之一。
这项统考的目的在于测试学生英语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统考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是否能够顺利拿到安省的高中文凭。对于加拿大本地学生而言,一般是在10年级的时候参加考试,由于国际学生英语水平有限,所以一般在11年级或12年级的时候参加考试。
安省教育厅规定中国籍OSSD学生可以通过选修OLC4O这门课程来代替。
04 毕业和义工有关系
要顺利拿到高中毕业证书,学生还需完成 40 小时的社区服务。这项要求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深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运作。不少有规划的学生在 8 年级结束的暑假就已完成全部 40 小时的义工服务,进入 9 年级高中阶段后便能全身心投入学业。此外,有些学生为了申请知名大学,高中期间会积累数百小时的义工经历,甚至前往非洲、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区参与志愿服务。
总体而言,加拿大的教育模式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让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快适应职场、更好地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