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才高一/高二,准备加拿大大学申请是不是太早了?”
“GPA还来得及补吗?文书还用写吗?要不要现在就参加活动?”
答案是:现在准备,真的不早。
你越早了解申请规则、越早积累关键经历、越早构建申请节奏,申请那一年才不会“焦虑+仓促+失误”。
01 为什么说“早规划 = 高胜率”?
加拿大大学的申请,绝不是“填个系统+交成绩单”这么简单。招生官看重的是你高中三年的积累:
- GPA走向是否稳定、有上升趋势
- 你参加过什么活动、项目、社团
- 你有没有一两个“能讲出来”的故事
- 你写的文书里,能不能看出“你是怎样的人”
这些,绝不是高三秋季临时抱佛脚能拼出来的。早规划,才能高胜率。
02 高一/高二该做什么?一张清单告诉你
每月做一点,不会累;到高三轻装上阵,才是真正的从容。
高一高二加拿大申请准备清单:
1. 了解目标专业和院校要求
关注UBC、多大、麦吉尔等名校的录取标准,明确GPA、课程、活动等要求。
2. 重视GPA,打好学术基础
加拿大大学不需要SAT/ACT,但非常看重GPA(85+为基本录取线)。如果高一GPA偏低,高二一定要拉起来,招生官会看上升趋势。
3. 选课要“对口”
提前选好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尽量与专业相关(如CS类学生选择高数/物理)。
4. 活动积累,从尝试到深入
多尝试比赛、研究、写作、志愿、营队等,记录过程和反思。最终选择2–3个和专业或价值观有关的活动,深挖下去。
5. 素材积累,为文书铺路
高一高二是“素材积累期”,把成长、选择、失败、合作等故事记录下来,高二暑假可以开始写Personal Profile雏形(如UBC模板)。
03 GPA才是你最先要抓的事(不是活动!)
加拿大大学非常看重GPA,85+是基本录取线。
不同省份/体系GPA算法不同,但学术表现和课程挑战度必须真实过硬。
建议:提前选好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尽量“对口”。
04 活动怎么准备?越早开始越“自然”
加拿大申请不需要你有“10个奖”,但你必须能讲出一个“好故事”。
高一高二的目标是:
多尝试 → 比赛/研究/写作/视频/志愿/营队
留记录 → 把过程/角色/反思写下来为文书铺路
找连接 → 最终选择2–3个和专业或价值观有关的活动,深挖
05 文书准备从什么时候开始?
- 高二暑假可开始写Personal Profile雏形(UBC模板)。
- 构建4–5段真实小故事(困难、成长、选择、失败、合作)。
- 记录下来,到高三就能高效拆成多个文书材料使用。
想写好文书,高一高二的“素材积累期”比最后的写作本身更重要。
你准备得越早,压力越小;你做得越稳,结果越好。
加拿大申请不是临时冲刺,而是“3年小步慢跑”的节奏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