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旅游签转学签’轻松拿身份呢?怎么突然说没就没了?”2025年5月1日,加拿大移民局(IRCC)一纸新规引爆留学圈
旅转学政策正式取消,曾经通过旅游签入境后转学签的“捷径”彻底被封死。无数留学生直呼:“这哪是政策调整,简直是‘生存模式’切换!”
一、政策巨变:旅转学“黄金时代”落幕
1. 旧规回顾:旅游签转学签的“灰色地带”
过去,部分留学生通过“旅游签转学签”(Visitor Visa to Study Permit)的方式,先以旅游签入境加拿大,再在境内申请学签。这种操作曾被视为“曲线救国”的捷径,尤其适合语言成绩未达标或材料不全的申请者。
然而,IRCC在2024年11月首次释放政策收紧信号,明确要求2025年5月1日起,所有国际学生转学必须重新申请学签。这一规定直接切断了旅转学的操作空间,旅游签持有者即使入境,也无法直接转学签。
2. 新规核心:转学必须“先获批,后入学”
根据IRCC新规,自2025年5月1日起:
• 更换指定学习机构(DLI):如从大学转学院、从语言学校转本科,必须重新申请学签并获批后才能入学;
• 升学阶段变更:如中学升大学、学院升硕士,同样需申请新学签;
• 豁免情形:仅限同一DLI内转专业、小学/中学内部转学,或原学校关闭/项目取消等非自主变更情形。
二、政策背后的逻辑:加拿大为何“关紧大门”?
1. 打击“虚假留学”,规范移民路径
近年来,部分申请者通过旅转学规避学签审核,实际目的为工作或移民。例如,某机构曾推出“旅游签+语言课+工作签证”套餐,吸引大量申请者。新规通过强制学签审核,确保申请者真实留学意图,减少“挂靠学校”“虚假课程”等现象。
2. 配额收紧,资源向优质学生倾斜
2025年加拿大学签总配额降至43.7万份,较2024年减少10%。热门省份(如安省、BC省)竞争加剧,IRCC通过提高转学门槛,筛选出语言达标、学术背景强的申请者,避免资源浪费。
3. 强化DLI监管,倒逼学校合规
新规要求DLI定期向IRCC提交学生注册状态报告,未合规学校可能被暂停招收国际学生。例如,某私立学院因虚假招生被取消DLI资格,导致数百名学生被迫转学。此举迫使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减少“卖学签”行为。
三、留学生自救指南:如何在新规下“绝处逢生”?
1. 提前规划:避开“政策密集期”
• 申请时间:至少提前6个月启动学签申请,预留审批时间(IRCC处理周期约8-12周);
• 学校选择:优先申请DLI资质稳定、配额充足的院校(如公立大学、学院),避免因学校停招被迫转学;
• 材料准备:确保录取通知书真实有效,提前联系学校获取省级证明信(PAL/TAL),财务证明需覆盖学费+生活费(建议预留15%额外资金)。
2. 特殊情形应对:这些“豁免”能救命
• 原学校关闭/项目取消:需提供证明文件(如学校公告、邮件通知),可在现有学签下入读新学校,但需同步提交学签延期申请;
• 紧急转学:如因健康、安全原因需立即转学,可联系IRCC说明情况,申请临时许可;
• 语言课程转学术课程:需重新申请学签,并提交语言成绩(如CLB 7级)和课程匹配证明。
3. 替代方案:这些路径或成“新宠”
• 直接申请学签:在国内完成语言考试(如雅思6.5分)、学术材料准备,直接申请目标院校学签;
• 配偶工签+陪读:若主申请者学签获批,配偶可申请开放工签,家庭共同移民;
• 省提名计划(PNP):如安省OINP、BC省SIRS,针对硕士/博士毕业生提供快速移民通道,减少对学签依赖。
最后提醒:2025年9月入学季已至,若你正计划留学加拿大,务必在学签到期前至少30天提交延期申请,避免身份失效。政策虽严,但机会仍存——只要准备充分,加拿大依然是你实现梦想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