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近几年非常火热,但是申请难度和签证办理等也越来越难……从低龄留学到硕士、博士申请,大家都要做出充分的准备~
尤其近一年以来,加拿大的签证政策一直在不断收紧——让我们看看,近年截止到现在的学签情况如何——加拿大针对国际留学生的学签,锐减70%!拒签率创十年新高!中国留学生跌出前三!加拿大留学不香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PART 01 加拿大学签锐减70%
今年上半年,加拿大学签发放数量骤降,和去年同期相比,整整少了近9万份。与此同时,拒签率飙升至62%,创下过去十年的最高纪录。其中,印度学生的拒签率更是高达80%!学签的锐减,也让不少家庭重新评估去加拿大留学的可行性!
学签骤减70%,政策收紧全面落地:从官方数据来看,2025年1月至6月,加拿大仅发放36,417份学签,而去年同期为125,034份,骤降幅度达到70%。
这并不是偶然,而是联邦政府自2024年初开始实行总量管控的直接结果。加拿大移民部早已放出信号:未来两年,本科阶段留学许可将削减35%。不过,随着政策逐步推进,削减范围和力度进一步扩大,研究生与博士生也被纳入,整体削减比例提升至45%。
对于政府而言,核心目标是“控量”。长期以来,加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过度依赖国际生的现象。本地学费被冻结,高校不得不依靠国际学生缴纳的数倍学费维持运转。随着社会舆论对住房紧张、就业压力的批评声不断上升,政府决定收紧政策,企图在教育和移民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从这一角度看,学签骤减是必然趋势,而并非单纯的行政偶发行为。
PART 02 学签拒签率飙升
更令留学市场震惊的是,拒签率在短短一年间,从去年的52%跃升到62%,不仅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40%,还直接创下新高。
其中,印度学生的遭遇最为惨烈——高达八成的申请被拒。原因是由各方面因素造成的
1、申请数量庞大:印度是加拿大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占比超过40%。在总量削减的大背景下,印度学生自然首当其冲。
2、申请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印度申请者材料真实性、学习规划合理性经常遭到质疑。移民官在收紧尺度时,更容易从数量庞大、瑕疵率较高的群体下手。
3、政策导向调整:加拿大政府希望“提高国际生质量”,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对某些专业或背景的申请者,更加严格的筛查标准成为新常态。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加拿大留学市场的格局将出现重大调整。依赖数量规模的传统模式可能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更强调质量、规划和可持续性的路径。
PART 03 中国留学生跌出前三
过去很多年,中国都是加拿大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但2025年,这个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留学生数量掉到了第4名,占比只剩5.3%。
是中国留学生对加拿大的热情退却了?还是加拿大方面减少了留学生配额?我们先来看看加拿大整体的学签数据,根据IRCC最新统计:2025年3月单月新提交学签申请仅1.86万份,同比下降43%;截至目前全年累计申请约7.47万份,同比降幅高达54%。
其实,这一切早有预兆:政策收紧、学签限名额、院校“黑名单”风波等,都在影响着全球学生要不要选择留学加拿大。
1、中国留学生热情退却?
申请量掉到第4名(占比5.3%),曾经稳坐第一的留学大国,如今到底怎么了?原因有三:
1.“留学=移民通道”的印象加深
许多“文凭工厂”长期打着教育幌子做移民生意,让人对加拿大学历的含金量产生怀疑。对严肃求学的中国家庭来说,加拿大的“声誉”受损不小。
2. 经济压力大,回报率低
加拿大学费近年水涨船高,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但毕业后就业机会和工签路径却越来越难。相较而言,亚洲和欧洲不少国家正在推出英语授课+低费用+高性价比的项目,更具吸引力。
3. 顶尖教育吸引力下降
加拿大本地大学虽然在研究上投入不小,但全球排名在中国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面前缺乏优势,高质量教育的光环正在逐步减弱。
2、留学成为“移民捷径”?
加拿大移民局开始认识到,越来越多“留学生”并不是为了读书,而是把留学当作合法进入加拿大的路径——先拿学签,再考虑工签、庇护、移民。IRCC也早已注意到这种角色转变:限制学签配额、审核学校资质、移除不合格DLI名单等。一系列改革正悄然推动留学生态“回归教育本质”。因此,学签审核也变得越发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