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成绩,加拿大中学更看重什么呢?

htica 加拿大中学

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分数常被视为衡量学生能力的首要标准。

然而,加拿大各省级教育局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学录取国际生时,学业成绩只占评估比重的60%左右。那么,剩下的40%是什么?

沟通能力:不只是“会说英语”

在加拿大中学的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学生围绕一个社会议题展开辩论,老师则在一旁评估每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这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测试,更是沟通技巧的全面考察。

“许多中国学生英语考试成绩优异,却在课堂讨论中保持沉默,”一位蒙特利尔公立学校的招生老师透露,“我们真正看重的是学生能否清晰地组织自己的想法,并有效地传达给他人。”

团队合作:超越“个人优秀”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份中学评估报告中,团队协作能力占据了学生综合评分的15%这意味着,即使一个学生全部科目都是A,如果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他的综合评分也会大受影响。

“我们曾录取过一位成绩中上但曾是省级辩论队主力的学生,因为在小组任务中,她懂得如何协调不同意见,推动团队向前,”魁省一位私立中学校长分享道,“这样的能力在成绩单上是看不到的。”

批判性思维:书本不是唯一的答案

在加拿大教育体系中,批判性思维不是一门课程,而是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当中国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时,常常感到困惑。

社区参与: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加拿大中学普遍要求学生每学期完成一定时数的社区服务。这不仅是形式上的要求,更是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大部分国际学校更看重的是学生在社区服务中表现出的真诚和持续性,短暂的一次性活动拍照留念,不如长期参与来得有说服力。

国际化课程与软实力培养的融合

那么,如何系统性地培养这些能力?

这正是KET/PET等国际化英语课程的核心理念。与传统英语考试不同,这些课程特别注重实际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KET/PET的口语考试中,学生需要就熟悉的话题进行连续表达并与考官互动,这直接锻炼了组织思想和即兴反应的能力。而小组讨论环节,则模拟了加拿大课堂常见的合作学习模式。

随着中国三四线城市留学人数的持续增长,据2023年教育部数据显示,这些地区的低龄留学生年增长率达7.2%。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意识到,真正的留学准备,不仅是语言和成绩的提升,更是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的转型。

加拿大中学教育所看重的这些软实力,恰恰是未来全球竞争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

当孩子既能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又能在国际化教育中培养批判思维和沟通能力,他们便真正具备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的资本。

教育的本质

从来不只是知识的传授

更是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在规划孩子的留学之路时,不妨先问自己:

是否为孩子准备了超越分数的那份能力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