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8月21日起,加拿大移民局(IRCC)对联邦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申请永久居民(PR)的体检要求进行了重大调整。
以往申请人收到邀请(ITA)后才会安排体检,如今则必须在提交完整申请时就提供“提前完成的移民体检(Upfront Medical Exam, IME)”。
这意味着,想通过快速通道移民加拿大的申请人,从一开始就要把体检准备好,否则申请可能被视为不完整而被退回。
哪些人必须做体检?豁免条件有限
根据最新规定,除极少数情况外.
几乎所有Express Entry申请人都需要提前完成移民体检,并在提交申请时一并上传证明。
那么,哪些人可以不用再做体检呢?
官方给出的豁免条件非常具体,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点:
- 已经在加拿大境内居住;
- 最近五年内做过移民体检;
- 上次体检结果显示对公共健康和安全没有风险。
如果以上条件缺一不可,即便你只差一点,也必须重新做体检。换句话说,大部分新申请人,尤其是境外递交的申请人,还是需要做一次完整的IME。
值得注意的是,体检不仅仅是一个“走过场”的步骤。加拿大政府会评估申请人的健康状况是否会对公共安全构成风险,或是否会对本国医疗体系造成“过度负担”。
所谓“过度负担”,主要是指治疗费用或长期医疗服务需求是否超过加拿大设定的门槛。
2025年的标准是五年总花费不得超过13.58万加元(约每年2.7万加元)。如果评估结果超过这一数值,就有可能被拒。
这一标准的设定,体现了加拿大移民制度在保障公共资源合理分配上的考量。
虽然听起来严格,但实际上大多数常见疾病并不会直接导致拒签,更多是一些需要长期昂贵治疗的情况才可能被拒。
体检流程与常见问题全解析
很多申请人关心体检要怎么做、能不能去普通家庭医生处完成。答案是——不可以。
移民体检必须由IRCC指定的“Panel Physician”来完成,也就是加拿大移民局官方认可的体检医生。申请人需要在官网查找名单并预约。
1. 体检需要带什么?
- 护照或政府颁发的身份证件;
- 如果收到了移民局寄来的表格(IMM 1017E或IMM 1020E),需要携带;
- 儿童需要带出生证明或其他证件;
- 医疗记录、过往病史、正在使用的药物清单;
- 眼镜或隐形眼镜(如有);
- 四张证件照(如果诊所未使用电子系统eMedical)。
这些文件准备齐全,可以避免因为缺失材料而导致二次往返。
2. 体检包括哪些项目?
标准流程分为病史问诊、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医学检测。
- 病史问诊:医生会问你是否有重大疾病史、用药情况。必须如实回答,否则可能导致延误。
- 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听诊心肺、检查视力听力、四肢活动情况等。不会涉及隐私性的全面检查,除非有医学必要。
- 附加检查:根据年龄或病史,可能需要做X光、抽血、尿检,甚至转诊专科。
对儿童而言,检查会相对简单;而对于中老年申请人或有慢性病的人,则可能增加更多检测。
3. 体检费用是多少?
在加拿大境内做IME,费用大致如下:
- 儿童(0-14岁):140-150加元;
- 成人(15-74岁):170-180加元。
如果需要额外的放射科检查、实验室化验或专家会诊,还会增加额外费用。所有费用由申请人自费,难民和部分人道主义申请人除外。
体检结果如何影响移民申请?
体检完成后,医生会通过eMedical系统直接将结果上传给IRCC,申请人自己不能修改。
你会收到一份“信息打印单”或“IMM 1017B表格”,需要在网上提交申请时一并上传。
1、体检结果有效期多久?
体检结果一般有效期为12个月。如果在此期间移民局没有完成审批,可能需要再次体检。
这就提醒申请人,体检时间不宜过早,但也必须在提交申请前完成,否则会被退回。
2、能否拿到体检结果副本?
可以向诊所要求副本,但IRCC不会主动告知结果,只会在需要补充信息时联系你。
体检影像资料和报告在上传后会成为移民局的文件,不会退还。
3、如果有疾病,会不会直接拒签?
并非所有疾病都会导致拒签。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通常不会被认定为公共风险,只要管理得当即可。
少数涉及严重传染病(如活动性肺结核)或长期高额治疗的情况,才会触及“不可接受”的标准。
因此,对于担心健康问题的申请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如实申报并提供完整资料,而不是刻意隐瞒。
总体来看,这次政策调整的核心是——体检提前化、流程标准化、审核严格化。
对申请人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是:
- 必须在申请前就完成IME,不能拖延;
- 准备材料要更充分,否则会影响整体申请进度;
- 有健康顾虑的申请人需要提前评估是否可能超出“过度负担”门槛。
随着Express Entry竞争越来越激烈,语言成绩、工作经验和学历只是基本门槛,连体检环节也成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想要顺利获批,不仅要提前准备好材料,还需要对新规有清晰了解,避免因小细节拖累整个申请。
未来,加拿大移民的趋势将更注重申请人的“长期可融入性”。而健康状况,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