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政策重大变革:省提名计划(PNP)联邦复核权取消

htica 加拿大移民

加拿大突发重大移民政策变革消息!省提名计划(PNP)的联邦复核权被正式取消,这一变革堪称“地震级”。这一被称为“移民审批权力下放”的新政,使得各省移民局在移民审批上拥有了绝对的主导权,申请流程从以往的“两级审核”变成了“一省定夺”。

移民审批加速驶入“快车道”

2月22日加拿大移民部(IRCC)发布的修订法案,彻底改变了已经运行27年之久的省提名机制。新政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再”方面。

01 联邦不再复核经济能力

以前,申请人必须同时证明自己“能够在加拿大维持生计”以及“符合省级经济需求”,但现在只需达到省级评估标准就行。

例如,安大略省比较看重IT人才的创业能力,萨斯喀彻温省则关注农业技能,各个省份都可以制定具有差异的标准。

02 联邦不再质疑定居意向

过去,“获得省提名后搬到其他省”这种情况会收到大量的PFL审查信(程序公正信)。然而新政实施后,即便申请人之后搬离提名省份,联邦也不会因此否定省提名的决定。

03 联邦不再行使否决权

最重大的改变就是移民官失去了“一票否决权”。像BC省有个厨师申请人,以前因为联邦质疑其“职业真实需求”而被拒签,新政之后只要BC省移民局认可就能获批。

就目前情况而言,新政至少能让审批周期缩短6个月。以往从省提名到联邦阶段平均需要14个月,现在预计8个月内就能完成整个流程。

联邦与省之间的“移民配额博弈

这场改革表面上是流程的优化,实际上是联邦政府的一种“危机公关”。2025年省提名配额从11万锐减到5.5万,这引起了各省的强烈反对。阿尔伯塔省移民部长公开表示不满:“削减配额就等于切断我们的石油人才输送渠道!”联邦做出妥协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01 美加贸易战带来的地方压力

阿尔伯塔省部分团体有“脱离加拿大加入美国”的呼声,这迫使联邦通过下放权力来换取政治支持。用移民自主权来换取地方政府在贸易战中的一致立场,成为联邦的重要手段。

02 劳动力市场的南北差异

北部省份急需建筑工人,而安大略省则急需招揽AI人才。联邦统一的标准导致了“温哥华的程序员抢走萨斯喀彻温省农场工配额”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权力下放后各省就能够精准地制定职业清单。

03 官僚系统的效率困境

IRCC积压的案件已经超过百万,其中省提名复核竟然占据了处理人力的23%。实际上,砍掉重复审核相当于给联邦减轻负担,这样就能把资源集中到难民审批等更紧迫的事务上。

机遇背后隐藏的三大挑战

虽然审批速度加快是个很大的利好,但目前来看也存在三大挑战。

01 省提名难度剧增

语言门槛大幅提高:曼省餐饮业雇主担保可能会将CLB5的要求提升到CLB6。

定居审查更加具体:BC省也许会要求提交租房合同、子女入学证明等材料。

职业清单动态调整:IT类申请可能会面临“季度配额制”。

02 配额争夺趋于白热化

5.5万的总配额引发了“省际之间的激烈竞争”。安大略省、BC省等大省可能会采用“省提名 + EE”的组合方式来吸引移民,小省则会打出“低分快审”的策略。据说新政之后萨斯喀彻温省餐饮业担保的EOI分数已经上涨了17分。

灰色地带风险增大

省级权力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监管的空白,大家在申请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普通人的破局之道

01 精准锁定“潜力省份”

科技人才可以重点关注安大略省的“Tech Pilot”、BC省的“Tech Talent”;

蓝领工人可以留意阿尔伯塔省的“AAIP乡村计划”、萨斯喀彻温省的“紧缺职业通道”;

有法语优势的人可以聚焦魁省以外的法语社区,比如安大略省的法语人才聚集区。

02 打造“省级定制版”申请材料

安大略省看重GTA地区(大多伦多)的就业意向,所以在简历中突出本地企业人脉很有必要;

海洋省份青睐“家庭扎根能力”,提供配偶工作证明、社区义工记录会很有帮助;

BC省艺术人才在申请时,附上本地画廊的参展证明能够提高成功率。

03 抓住“政策红利窗口期”

阿尔伯塔省在2025年第三季度之前接受旧版NOC职业代码;曼省现在开放了“快速通道”,农业职位无需提交雅思成绩;海洋四省联合推出“跨省工作许可”,允许先拿工签登陆再补充完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