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身条件过关。
如:语言、学历等证明、资金、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我一直觉得“自知之明”很重要,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综合水准。决定留学时我对自身条件进行了客观评估,我认为自己并不优秀,但起码合格,具备去加拿大留学的基本资格,因此虽然签证审批历时五六个月,中间也有过担心焦虑,但整体上从没有跌入谷底的沮丧,原因就是对自我有一个客观评价,有一定信心。
二,将自身条件展现在递签资料里。
加拿大的签证申请过程完全是书面形式,一般来说,你和签证官没有任何单独见面的机会,签证官对你的所有评价都依据书面递签资料。这也就要求:除了自身条件过关,还需要将自身条件通过书面资料展现出来、传递给签证官。这一点个人当时也有信心,因为多年从事媒体编辑工作,书面整理资料相对比较擅长。我要做的就是把自身条件尽量100%通过书面方式还原出来,从来没想过夸大,但也不想漏掉任何优势,原则大概和写新闻稿差不多:尽量还原真相。递签资料中,个人认为最重要且主观性较强的是study plan(学习计划),以后详细介绍。
三,中国留学生80%以上的过签率。
2024年之前,中国留学生赴加过签率一直挺高,整体80%以上,有时超85%。2024年加拿大留学政策调整后,中国留学生过签率可能因此降低,但我认为再低也不会低于70%,所以大部分人依然都是能过签的。当然大部分人都能过,不意味着具体到你个人就一定能过,但至少可以提高一些信心。
四,IRCC具备基本的“判别”能力。
2023年自己做DIY攻略时,经常看到一些帖子吐槽IRCC,但客观说,我相信没多少人会否认,加拿大这个国家、IRCC起码是合格的。如果你自身条件过关,书面资料也把你的条件呈现还原得很好,那么相信签证官是有能力辨识出来的。当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机构,IRCC肯定有它的不足,但整体上个人还是相信IRCC具备基本的“判别”能力。
五,一点点运气。
运气所占的比例,个人觉得不大,最主要还是取决于自身条件和书面资料。但有时好的运气可能会让签证过程更顺利一些。
这就是个人总结的加拿大留学过签的五条宏观逻辑,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第一条自身条件过关是基础,第二条递签资料是关键,三四五可增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