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职业技能留学”,4个细节定成败

htica 加拿大留学

很多家长为了帮孩子选对学校,甚至把主流留学国家的职业院校都做了详细对比,把自己所有的英语水平都发挥了出来,每天研究学校,对比专业,这份细心和用心真的让我很感动。但即便如此,有时可能还是避免不了有信息盲区,帮助大家打破信息壁垒就是我做推广的初衷。

今天咱们不搞长篇大论,我把几个选学校和专业过程中涉及到的4个关键细节提出来,给正在为此操心的家长们一些建议。说这些细节,甚至短期或长期影响到你留学甚至移民的成败,并不夸张。

确定好申请人的特长和学习目标,了解现有的学校和专业,这是基础。

细节一:尽早联系学校,搞定PAL文件

有了大概的专业兴趣方向后,下一步就是主动联系学校招生处。现在,所有申请加拿大留学签证的国际学生,都必须先拿到一份PAL文件(Provincial Attestation Letter,省级证明信)。没有这个文件,按照目前的政策,学签是无法获批的。所以,一定要向学校咨询如何获得PAL文件。

细节二:别只看官网,了解实际录取情况

这一点非常重要!学校官网上的录取条件只是最低要求,但在目前国际学生名额紧缺的情况下,实际的录取标准会水涨船高

可能官网要求平均成绩在75%,但实际录取能达到85%甚至90%。

为了增加成功率,你一定要向学校招生处咨询你目标专业的实际录取情况,看看孩子的成绩是否真的有竞争力,这能帮你更准确地判断申请难度。

细节三:别只盯着热门城市和名校

孩子留学技校的最终目的是学一门技能,然后在加拿大获得本地工作经验,并争取拿到永居身份。

加拿大的职业院校,教学水平其实相差不大。本地雇主在招聘技能型人才时,更看重你的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而不是你毕业于哪所“名校”。

因此,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不要只盯着那些热门城市或热门学校,尽量把目光放得更广,这样能大大增加申请的成功率。

细节四:重点中的重点:

选择有“桥接项目”的专业

这是我想特别强调的一点。

选择那些能够与本科大学有学分桥接(credit transfer)项目的专业!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假设孩子在技校读了两年,拿到了电子工程技术员文凭(Diploma),毕业后可以直接找工作就业。这不仅能让他们积累宝贵的本地工作经验,还能减轻经济压力,自己有收入,也能攒点钱。

工作一两年后,他们理论上就可以评估自己的移民分数。如果分数还不够,提升学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加分方式。

如果当时选择的专业有桥接项目,那么孩子就可以拿着技校的学分,继续申请对应大学的本科课程。不同的桥接项目,需要继续学习的时间不等,1-3年均有,通常1年到2年,就可以拿到本科学位(Bachelor Degree)。后续还可以继续读一年或两年,拿硕士学位,丰俭由人,非常灵活。在申请身份时,也会有很大优势。

这种学习、工作、再进修的路径,其实更好,不仅仅能减轻经济压力,而且在工作中,会对自己的工作和专业有更深的理解,那么带着目标再进修拿学位,学习效率也更高,未来职业和生活规划也会更明朗。

甚至有些紧缺职业,有省提名加分,可能压根就不需要再读本科,但谁也无法预测未来的移民政策会如何变化。给自己留一条“备选”的上升通道,是最稳妥的选择。

希望以上几点细节能帮助到各位家里有高中生的家长,在为孩子规划加拿大技校留学时,少走弯路,做出最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