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公立中小学实行的是“就近入学”原则,主要依据就是学生家庭住址,这一地址既可以是购置的物业也可以是租赁的住房;私立学校则没有家庭居住地的限制。
我们常说买房讲究“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其实选校也是同理——第一步,先选对省份和城市。
一、省份的选择
——加拿大的“北上广”
加拿大幅员辽阔,共有13个省和3个地区,与国内一样,各省在教育资源政策和课程体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大学录取政策上,“本省优先”机制类似于国内的“高考户籍制度”(详见第2节)——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不仅大学数量众多,而且对本省高中毕业生(在本省就读的国际生也包括在内)的录取比例远高于省外和海外国际学生。
那么,哪个省是加拿大教育资源大省?安省(Ontario)当之无愧!它在加拿大的地位就如同我们“北上广”合体——拥有最密集的大学资源和最成熟的中小学教育体系:加拿大顶尖私校Branksome Hall 2025年毕业典礼
众多世界一流大学:
安省拥有众多世界一流大学,如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皇后大学、西安大略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约克大学等;
录取“特权”, 本省居民在大学申请中享有优先录取政策:
1. 专属申请通道
安省学生在上述安省大学申请中享有优先录取政策!而且拥有专属申请通道OUAC101申请系统(安省大学申请系统),该系统自动将安省12年级学生(包括在安省就读的国际生)归为“101类”申请人,享有更高的录取比例和更多的名额。而安省以外的学生包括其他省份和国际的大学申请系统则为OUAC105,包括安省之外的加拿大其他省份和国际生。
2. 高录取率
安省内的大学给以“本省”学生更多的录取名额!这里的“本省”是指高中地理位置在该省,而不是学生的国籍或身份。
以多伦多大学为例,它给以本省(安省)学生的名额占总招生人数的70%以上,加拿大其他省份和国际生所占的录取名额不足30%。
为什么会有“优先录取本省学生”的特权?这并非不正当竞争或暗箱操作,而是由于加拿大实行省管教育,大学主要由本省政府资助,省政府的财政来自于本省纳税人,因此在招生上自然向本省高中生倾斜。
加拿大最成熟的教育体系OSSD
安省高中课程体系 OSSD 与大学升学要求高度衔接,是加拿大高品质和成熟的教育体系,它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国内一些国际学校也采用加拿大安省的OSSD课程体系,它的影响力与国际认可度非常高。
二、城市的选择
当属多伦多!作为加拿大最大城市,以及金融、科技、文化中心,多伦多及周边地区拥有一流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圣诞大游行,多伦多的文化传统
教育局实力强,优质学校集中
多伦多公立教育局(TDSB)是加拿大最大的教育局,管理近600所学校;多伦多周边的约克教育局(YRDSB)、皮尔教育局(PDSB)等邻近教育局也各具特色,名校密集、选择多样;
高中课程丰富,提供IB、AP、艺术、科技、体育等多样化特色项目。
社区成熟,国际生适应快
多伦多拥有成熟的社区和成熟的商业,配套完善、交通方便,除了买房略贵外,其他的生活成本包括租房成本并不比加拿大其他边远城市更高,为新家庭和国际生适应新环境提供了极大便利。
笔者曾经有位客户,因为信息偏差,留学第一站选择了安省边远的小城市,后因生活交通以及教育资源都不理想,便转到多伦多,惊讶地发现多伦多物价比小城市还低、西人超市里有华人常用的食材,租住在地铁沿线连车都不用开就可以便捷通勤到市中心和商业繁华区,十分方便;而且租住的一室一DAN也只2000加币出头与其之前在边远小城的租房相比事实上是偏宜了。并且,多伦多的地铁和公交12岁及以下儿童免费,也是隐藏的福利呢!
视频中是多伦多市区历史最悠久的高尔夫球场,私人所有,但却在积雪到4cm时就会对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因为作为社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愿意为社区做出自己的奉献。这也是加拿大从社区到学校到整个社会特别强调的community sense。
大学资源靠近,利于互动与申请准备
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都市大学(TMU)都位于市区,学生可以提前参与大学开放日、讲座、竞赛、科研项目等。我之前帮助申请留学到多伦多的学生,在高中期间便参加了多伦多大学的一个科研课题,在多大的博士生学长带领下,收获颇丰!
三、学校的选择:圈定城市之后的关键一步
确定了省和城市之后,我们开始进入学校层面的考察!以下是我多年为学生择校积累的一些核心标准:
1. 学校的“历史”和“社区构成”
历史悠久的学校往往文化氛围更成熟、师资队伍更稳定。选校时关注所在社区的整体教育文化,如家庭平均收入、家长受教育程度、移民比例等,这些数据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学校教学水平,但却间接塑造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氛围。
其实,“选学校就是在选社区”——好社区往往孕育好学校,反之亦然。
2. 学校是否提供多样课程与个性发展空间
- IB、AP、OSSD、艺术课程、STEM项目;
- 体育、辩论、乐团、戏剧等社团活动;
-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
- 国际学生适应与语言支持。
3. 菲沙排名:可以参考,但千万不要盲从
菲沙研究所每年发布的中小学排名(Fraser Institute Rankings)在华人圈影响力很大,但需要理性看待;另外,绝大多数私校并不参加这一排名:
- 它可以反映学校学术成绩与考试水平的横向比较;
- 忽略了软实力:如艺术、人文、体育、心理支持、校园文化等;
- 社区背景对分数影响很大:华人集中区域学生课外辅导多,学校整体分数自然高,但这并不等同于学校“教得好”。
我经常提醒家长:我们选择加拿大,并不是换个地方继续“刷题”,如果还是沿用高考的思路来指导北美的升学,完全不符合北美的人才选拔原则,当然就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让孩子获得独立思考、自由探索与身心健康成长的机会。
小结
选择一所适合的学校,从“选省”“选城”到“选校”,每一步都息息相关。比起单纯追求排名或“名校光环”,我更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真正的适配度:
是不是有良好的成长环境?
有没有合适的课程与发展空间?
能不能支持孩子走得远,而不是只是换个地方“卷”“小镇做题家”?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可能从第一步就拿出冲刺的劲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孩子节奏和方向;幸福感才是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而它似乎与金钱、财富、地位关系不是那么大。